上海开放大学刑法学#作业答案 (3)

权威收录全国44所开放大学分部+20个专业学院全科目试题试卷,配套参考答案精准解析

上海开放大学刑法学#作业答案 (3)

分类: 上海开放大学 时间:2025-03-27 01:55:26 浏览:22次 评论:0
摘要:刑法学# 学校: 上海开放大学 问题 1: 1. 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广告示例

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

立即关注 国开搜题微信公众号,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随机漂浮广告
上海开放大学刑法学#作业答案 (3)

作业论文指导

扫码关注
作业论文指导,轻松解决学习难题!

刑法学#
学校: 上海开放大学
问题 1: 1. 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2: 2. A行为与B行为类似,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可以类推适用。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3: 3. A犯有抢劫罪,可以因其曾经对社会科技进步做出贡献而减轻对其的处罚。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4: 4.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选项:
答案: 正确
问题 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规定之罪的,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选项:
答案: 错误
问题 7: 7.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 8. 保护原则是指,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 9.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原则。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 10. 我国刑法都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 11. 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才有司法解释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 12. 所谓普遍管辖原则是指,不管是哪国人犯罪,也不管侵犯了哪国利益,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 13. 我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4: 14. 刑法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5: 15. 刑法以特定的调整方法把自身与其他部门法律区别开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6: 16. 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刑法典正式诞生于1979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7: 17. 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有约束力,属于有权解释。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8: 18. 在司法实践中贯彻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需要反对特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9: 19. 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0: 20. 张三盗窃李四的手表,侵害的客体是手表.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1: 21.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开始生效的时间是( )。
选项:
A. 1996-03-01
B. 1997-03-01
C. 1997-10-01
D. 1996-10-01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2: 22. 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通过并颁布的时间是( )
选项:
A. 1978年
B. 1979年
C. 1980年
D. 1981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3: 23. 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
选项:
A. 有鲜明的阶级性
B.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 为经济基础服务
D. 为经济基础服务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加广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4: 24. 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
选项:
A.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 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 直接驱逐出境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5: 25.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选项: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6: 26. 甲国公民威尔斯从乙国购得海洛英200克,在丙国出售后,意图再去乙国购买海洛英。途经我国时,被我公安机关抓获,适用我国刑法对其追究刑事责任。所依据的原则是 ( )
选项: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7: 27. 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称为( )
选项: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8: 28. 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 )
选项:
A. 危害社会的行为作斗争
B. 违法行为作斗争
C. 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D. 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29: 29. 我国现行刑法是第( )刑法。
选项: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0: 30. 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选项: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C.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 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1: 3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 )。
选项:
A. A国刑法
B. B国刑法
C. C国刑法
D. 我国刑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2: 32. 甲国公民从乙国公民劫持丙国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 )。
选项:
A. 保护管辖原则
B. 折衷管辖原则
C. 属地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3: 33. 我国刑法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选项:
A. 构成犯罪,但不应受处罚
B. 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刑罚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构成犯罪,但是免予刑事处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4: 34. 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 )。
选项:
A. 违反法律
B. 违反刑法的规定
C. 违法一切行为规范
D.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5: 35. 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 )。
选项:
A. 1215年英国签署的《大宪章》
B.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C. 美国《独立宣言》
D. 1810年《法国刑法典》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6: 1. 只要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7: 2.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一个概念。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8: 3. 抢劫罪的客体属于复杂客体。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39: 4.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10类,其划分依据是同类客体。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0: 5.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1: 6. 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属于故意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2: 7. 黄某故意杀死张某,当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带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为直接故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3: 8. 丈夫和太太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就往太太的被窝里放一只眼镜蛇,孩子睡在旁边距离较远的一张床,结果毒蛇不仅咬死了太太,还咬死了孩子,则丈夫对孩子的死亡所持的态度是间接故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4: 9. 某天夜里,甲潜入某仓库进行盗窃,仓库保管员准备制止,结果被甲捆绑起来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导致仓库内财产丢失。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5: 10. 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一般的危害性是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6: 11. 汽车司机肇事撞人后,有义务立即将被害人送去医院抢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7: 12.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两种。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8: 13. 14周岁是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49: 14.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0: 15.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1: 16. 护士甲给病人乙打青霉素时忘记做皮试,乙由于青霉素过敏而死亡。甲对乙的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2: 17. 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3: 18.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人和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4: 19. 哑巴甲入室盗窃价值1万元的财物,对于甲的行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5: 20.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6: 21.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十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
选项:
A. 同类客体
B. 犯罪对象
C. 一般客体
D. 直接客体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7: 22.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选项:
A.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B.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8: 23.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 )
选项:
A. 危害行为
B. 危害结果
C. 犯罪的时间地点
D. 犯罪的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59: 24.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
选项: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0: 25. 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 )
选项:
A. 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B. 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为例外
C. 一律实行单罚制
D. 一律实行双罚制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1: 26. 民兵的枪支一般是不许上子弹的。某日甲乙丙等民兵在办公室玩,民兵甲顺手从枪架上拿起一支枪,与乙开玩笑,举枪瞄准,并戏称:“我一开枪你就没有命了。”乙说:“可不能开这样的玩笑。”甲还是抠动了扳机,不料枪里有子弹,乙中弹身亡。甲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选项: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2: 27.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
选项: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3: 28. 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甲明知孩子有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孩子分食后死亡。甲对其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
选项: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过于自信的过失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4: 29. 故意犯罪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
选项:
A. 应当预见
B. 可能预见
C. 明知
D. 已经预见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5: 30. 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有( )。
选项:
A. 故意杀人罪
B. 刑讯逼供罪
C. 绑架罪
D. 抢劫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6: 31. 甲带邻居家的4岁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为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选项:
A. 法律的直接规定
B. 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 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7: 32.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选项:
A. 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联系
B. 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
C.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8: 1. A在回家的路上,遇到B正在抢劫C的财物,A于是拿起石头朝B头部砸过去,导致B死亡,A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69: 2. A打B一个耳光,B还击A一个耳光。B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0: 3. 甲的财物被乙盗走后,甲为把自己的财物追回,将逃跑途中的乙的腿部砸伤。甲的行为属于事后防卫。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1: 4. 一艘船行至途中遇到台风,该船船长弃船逃生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2: 5.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相同。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3: 6. A准备刺杀乙,在去往B家的途中,因为腹痛而折返家中,A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4: 7. 甲把准备好的毒药偷偷放入乙正准备吃的饭菜中,在乙正准备吃时,甲迅速上前打翻了乙的饭菜,乙没有吃到有毒的饭菜,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5: 8. A拿刀刺向乙,B苦苦哀求,A不忍心杀B,随即放下刀离开,A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6: 9. 甲偷偷潜入某单位的财务室,打开保险箱后发现里面分文没有,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7: 10. 张三到邻居家串门,进门后发现邻居家没有人,在邻居家发现一枚价值不菲的钻戒,于是拿回家中,回家后半小时心生愧疚,在邻居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又把钻戒放回了原处。张三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8: 11. 是否着手实施犯罪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79: 12. 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0: 13.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相同之处在于,犯罪人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下来。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1: 14. 张某误将白糖当成砒霜放入李某的食物中,李某吃下食物后安然无恙。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2: 15. A准备刺杀B,在去往B家的途中,遇到警察巡逻,A因为紧张把刀掉在了地上,被警察盘问后说出了准备杀B的意图,A随即被警察带走,A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3: 16. 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4: 17. 某甲指使未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的刘某使用麻醉方法绑架某私营企业主10岁的儿子,以勒索该私营企业主的钱财。某甲与刘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5: 18.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6: 19.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7: 20. 某一盗窃集团的犯罪计划是盗窃财物,该集团中某个成员甲在盗窃财物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强奸行为,则集团的首要分子和甲要对强奸行为负刑事责任,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对强奸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8: 21. 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 )
选项:
A. 防卫不适时
B. 假想防卫
C. 防卫过当
D. 故意犯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89: 22. 甲和乙多次发生争吵,矛盾日深。某日两人又发生争吵,二人决定决斗。决斗中,甲将乙刺成重伤,乙刺穿甲的心脏致甲死亡。乙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故意犯罪
D. 过失犯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0: 23. 赵某潜入某仓库欲盗窃军用物资,但找寻许久后,发现这些物资已被人运走,便失望而归。赵某的行为( )
选项:
A. 属于犯罪未遂
B. 属于犯罪预备
C. 不构成犯罪
D. 属于犯罪中止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1: 24. 甲欲害死乙,将毒药放入乙的食物中,当甲看到乙吃下食物时,猛然醒悟,立即将乙送往医院。但经医生全力抢救,乙仍中毒死亡。甲的行为是( )
选项:
A. 犯罪既遂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事实认识错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2: 25. 小王某晚跳入一女职工宿舍,企图实施强奸。不小心发出声音,屋中睡觉的妇女惊醒,打开灯。小王一看灯下的女性是自己的中学同学,感到很难为情扭头就跑。小王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3: 26. 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甲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 犯罪预备
B. 犯意表示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4: 27. 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 )
选项:
A. 是否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B. 是否开始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C. 是否是在犯罪行为终了之前停止
D. 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5: 28. 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 )
选项:
A. 不予处罚
B. 免除处罚
C.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6: 29.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2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的行为( )
选项:
A. 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B. 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 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D. 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7: 30. 非法拘禁罪属于( )
选项:
A. 继续犯
B. 连续犯
C. 牵连犯
D. 惯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8: 31. 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就餐的食堂的饭菜中投毒。某甲的行为属于( )。
选项:
A. 想象竞合犯
B. 结合犯
C. 连续犯
D. 结果加重犯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99: 32. 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罚原则是( )
选项:
A. 酌情减轻或免除
B. 酌情免除或减轻
C. 减轻或免除
D. 免除或减轻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0: 1. 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1: 2. 所谓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警戒潜在的犯罪人。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2: 3.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3: 4. 管制属于附加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4: 5. 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5: 6.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6: 7.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3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5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7: 8. 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8: 9. 拘役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人。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09: 10. 拘役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0: 11.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超过20年。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1: 12.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剥夺政治权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2: 13.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可以理解为暂时不执行死刑,待妇女分娩后再执行死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3: 14.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任何情况下都不适用死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4: 15.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5: 16. 某甲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又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某甲属于累犯。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6: 17. 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是特别自首成立的关键性条件。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7: 18. 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8: 19. 累犯也可以适用缓刑。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19: 20. 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选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0: 21.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选项:
A. 惩罚罪犯
B. 改造罪犯
C. 教育罪犯
D. 预防犯罪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1: 22. 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何时起计算? ( )
选项:
A. 死刑缓期执行判决之日
B. 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确定之日
C. 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
D.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2: 23. 在“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
选项:
A. 10年
B. 5年
C. 3年以上10年以下
D. 15年以上20年以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3: 24. 有期徒刑的期限(不包括数罪并罚)为( )
选项:
A. 3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 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4: 25. 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是 ( )
选项:
A. 刑事拘留
B. 拘役
C. 管制
D. 无期徒刑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5: 26.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 )
选项:
A. 最重的刑罚
B. 次重的刑罚
C. 相对较重的刑罚
D. 中线以上的刑罚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6: 27.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选项:
A. 六个月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7: 28. 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 )
选项:
A. 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B. 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C. 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后,又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D. 谢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6年后假释,假释期满后第4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8: 29. 刑罚由( )适用。
选项:
A. 法院
B. 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监狱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29: 30. 特殊预防是指( )。
选项:
A.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B.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过去所犯的罪
C. 特殊形式的一般预防
D. 预防犯罪分子向其他人传播犯罪方法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0: 31. 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在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甲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选项:
A. 7年
B. 10年
C. 8年
D. 6年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问题 131: 32. 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是
选项:
A.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 被单处罚金的犯罪分子
C. 累犯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 请关注公众号【渝开搜题】查看答案

收藏


评论留言请发表您的神机妙论……

昵称

邮箱

地址

私密评论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